案件背景:两公司蹭《战狼2》热点被起诉
2019年,随着《战狼2》票房大爆,导演兼主演吴京成为全民关注焦点。然而,随之而来的是各种蹭热度的商业行为。两家公司——某人才招聘服务公司和某网络借贷公司,就因在其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与吴京相关的营销文章而被起诉。吴京认为这两家公司擅自使用其肖像和姓名进行商业宣传,构成侵权。
这不禁让人思索:商业蹭热点到底有没有边界?明星肖像权该怎样保护?吴京胜诉战狼公司侵权案给出了明确答案。
法院判决:明确认定侵权行为成立
北京西城法院经过审理后认定,两家公司的行为确实构成侵权。对于人才招聘服务公司,法院指出其未经吴京同意,在公众号文章中使用了吴京剧照并冒用其姓名,具有明显的广告宣传意图,侵犯了吴京的肖像权和姓名权。最终判决该公司需在微信公众号及全国性报刊上公开道歉,并赔偿吴京经济损失及维权费用共计51000元。
而对于网络借贷公司,法院虽然认可其文章内容并非完全虚构,但认为其擅自使用吴京照片并通过描述吴京成功经历来宣传自身业务,具有营利性目的,同样构成肖像权侵权。该公司被判向吴京赔礼道歉,并赔偿20000余元。
案件启示:商业蹭热点需谨慎
吴京胜诉战狼公司侵权案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启示呢?开门见山说,明星的肖像权和姓名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商业机构未经许可不得擅自使用。接下来要讲,蹭热点营销也要有底线,不能为了流量和关注度而侵犯他人合法权益。
这个案件也提醒广大企业:营销创新固然重要,但必须遵守法律底线。想要借助名人效应提升品牌影响力,最稳妥的方式还是通过正规渠道获得授权。否则,像这两家公司一样,不仅没能达到营销目的,反而要面临法律制裁和经济损失。
小编归纳一下:法律为名人权益保驾护航
吴京胜诉战狼公司侵权案再次证明,法律对名人肖像权和姓名权的保护是严肃而有力的。这起案件不仅维护了吴京的个人权益,也为类似案件提供了判例参考。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名人被”消费”的情况屡见不鲜,但法律始终是维护权益的最终屏障。
这个判决向社会传递了明确信号:任何企业都不能为了商业利益而无视他人合法权益。吴京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的行为,也值得其他公众人物借鉴。